嗯啊边走边做…h楼梯-亚洲无限资源-欧美成人性性-这里有精品|www.yueqi022.com

于謙揭秘與郭德綱的創作過程

分類:3030說    發布時間:2016年07月12日    點擊:2490次

相聲是我國民族傳統文化之一,是中國特有的一種語言藝術,也是中國語言幽默的精髓所在。許多年來,相聲藝術深受廣大群眾的歡迎。相聲演員郭德綱以伶牙俐齒,反應敏捷,語言犀利而受到人們的熱捧。郭德綱自幼學藝,曾受過多位評書及相聲名家的指導傳授,最后拜侯三爺為師,練就了一嘴的好舌頭。郭德綱的出現挽回了相聲一些尷尬的局面。他的相聲之所以有這么大的影響力,除了網絡與電視作用還有最重要的一點是他自身的能力及他對傳統相聲改造的智慧。

 

于謙揭秘與郭德綱的創作過程 3030說 現掛 傳統相聲 相聲 郭德綱 于謙 3030說  第1張


記得前幾年看過一檔節目,作為嘉賓的于謙透露過他與郭德綱創作的技巧和過程,他們兩個其實臺下都是很內向的人,但為什么在臺上跟打了雞血一樣,那么興奮、狀態那么飽滿。于謙說過:“我們在臺上大部分都是即興的東西(相聲術語“現掛”),能有個百分之六七十都是即興表演。我們兩個人在臺上的興奮度靠的就是即興的東西來刺激,真正的詞、臺本很少。”“現掛”也是相聲里最難的,這要靠敏捷的思維和大量的知識素材,而郭德綱打小學評書出身,腦子里有很多的故事和詞匯,只要有個點他就可以給你說出一個故事來,很容易出口成章讓觀眾聽著很舒服。于謙介紹:“我們倆的段子幾乎都是郭德綱寫,腹稿時間是比較長的,有的半年,甚至一年兩年的都有,他一旦落筆,他就會用一張小紙條寫上兩句話,兩句話就是一個大段,再寫兩句又是一個大段。等寫好后會叫我過去邊看紙條邊跟我說,最后倆人一敲定就上場。”為什么他們的相聲那么受歡迎?就是因為他們的“現掛”拉近了與觀眾的距離。


于謙揭秘與郭德綱的創作過程 3030說 現掛 傳統相聲 相聲 郭德綱 于謙 3030說  第2張


雖然他們對相聲輕車熟路但不同的場合,表演的方式也會不一樣的。小劇場的表演是放松的,和觀眾就跟聊天一樣,大舞臺就會把演員和觀眾的距離拉開,觀眾的互動也是演員的興奮劑。但要是在電視臺或春晚舞臺就沒有那么放松了,很關鍵的一個原因就是時間的限制,不可能由著你隨意發揮想說什么說什么。于謙介紹了二人當年央視春晚的表演的方式:“當時我們的節目規定是16分鐘,臨上臺前導演告訴我們你們的相聲可以加到17分鐘,其實已經給我們很寬松了。我們的段子光念詞兒沒問題,但你要加上效果肯定就不夠用了。德綱給導演組出個想法,你做幾個牌子,一個牌子寫著10分鐘,往后一個牌子寫上1分鐘,在臺下找個人提示我們,上場后德綱就一邊看著舉得牌子一邊腦袋里從新編排著段子,我那次緊盯著他,我的話幾乎都是在觀眾的掌聲中說的,沒有時間等觀眾鼓完掌再說的,這樣節奏就不好了。”為什么過去老是說電視這個平臺扼殺了相聲,相聲的包袱是很講究節奏感,要不效果達不到,但電視上時間是不允許的,對于相聲來說兩者還真是有些矛盾。


于謙揭秘與郭德綱的創作過程 3030說 現掛 傳統相聲 相聲 郭德綱 于謙 3030說  第3張


于謙也為我們介紹了臺上的一些穿著打扮的經驗:“相聲演員舞臺表演時是不允許戴戒指、戴眼鏡的,哪怕你是很高的近視眼。就連穿白襪子都不可以,主要是因為戒指、眼睛有反光,白襪子顏色太跳(太明顯),可能不小心一晃觀眾的注意力會不集中很有可能錯過一個包袱或影響觀眾飽滿的情緒。相聲演員很少有留長發的,都是為了讓觀眾看到你的臉,有頭發簾下來的那基本就擋住半個臉,影響和觀眾互動的表情。


于謙揭秘與郭德綱的創作過程 3030說 現掛 傳統相聲 相聲 郭德綱 于謙 3030說  第4張


郭德綱在《論五十年相聲之現狀》中說到:“由打清末到現在一百多年,這么多老先生,把中國語言里邊能夠構成包袱笑料的技巧都提煉出來擺在這兒了,你無論說什么笑話兒,這里邊都能給你找出來,你用的是這個方法,~~有現成的你不用,你非把他拋開了,單憑你一個人,你干的過一百多年這么些老先生的智慧嗎?”這一點說的真好,咱甭管他是緋聞也好、掐架也罷,但從郭德綱和于謙對相聲的傳承貢獻是無可厚非的。傳統相聲也是他們創作靈感的來源,希望兩位老師能多整理些傳統相聲奉獻給大家,拯救傳統相聲,造福人類。